发布日期:2025-07-06 06:26 点击次数:17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具有肺气肿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影响全世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危险因素。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全面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知识。
一、慢阻肺的定义与病因
慢阻肺是可防可治、以气流受限为其主要特征的疾病,并且气流受限往往是不可逆的。慢阻肺发病原因复杂,但可以明确的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吸烟。研究表明,慢阻肺病患者中约80%~90%有吸烟史。烟草烟雾中有害物质可对气道上皮造成损伤,引起炎症,发生气道重塑,气道阻力增大导致气流受限。
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环境污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反复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均可引发慢阻肺。此外,在大气污染程度较高区域长期接触颗粒物质、污染物,也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
二、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慢阻肺最根本的变化是气道慢性炎症及肺组织的破坏。外界有害微粒可刺激气道上皮,激活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导致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发生气道狭窄。
其次,慢阻肺病患者可见肺泡壁损坏,弹性纤维的肺组织丧失,出现肺气肿。由于这一结构性改变,小气道塌陷,加剧气流阻塞。肺部通气受损,造成患者氧交换不足及二氧化碳潴留等,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此外,慢阻肺患者还常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并发症。
三、慢阻肺的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进行性的活动后呼吸困难;除了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症状之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还有长期性的咳嗽以及咳出大量黏稠痰液等情况,且易被误诊为“老咳嗽”“老支气管炎”等,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逐渐加重。
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加剧、痰多、痰颜色改变,呼吸困难情况加重,或有发热、喘息等。急性加重是导致慢阻肺患者住院及死亡的原因之一,应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
除了呼吸道症状,慢阻肺患者还常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出现肺心病的症状,右心负荷加重,表现出水肿、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
四、慢阻肺的治疗与管理
戒烟。戒烟为慢阻肺治疗的基本环节。不管病情轻重,戒烟都可使肺功能下降速度减缓,减少疾病急性加重的概率,改善全身炎症状态,减少合并症。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包括短效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和复合制剂等,用于缓解气道痉挛,改善气流受限。症状较重或者发生急性加重频率较高的患者,可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以减轻炎症和预防急性加重。氧疗可用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慢性缺氧状况,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寿命。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经无创通气支持。
康复锻炼。肺康复锻炼是慢阻肺综合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包含呼吸训练、体力锻炼、营养支持,规律的锻炼可增强患者体力,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加重期处理。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使用抗感染药物(针对细菌感染)、调整支气管扩张剂剂量,必要时给予短期口服或静脉激素治疗。
合并症管理。慢阻肺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应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五、慢阻肺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最有效的慢阻肺防控措施是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是戒烟和避免职业、环境污染暴露。做好烟民及高危人群健康宣教,加大慢阻肺知识普及力度、强化慢阻肺早期筛查意识有助于慢阻肺的早发现、早干预。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无烟环境与戒烟服务,降低吸烟率。
六、结语
慢阻肺与吸烟息息相关,是最不容忽视的公共疾病之一。以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接受规范治疗,慢阻肺可以得到控制,患者能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谢梦秋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中心卫生院
上一篇:1周长三角|陆家嘴论坛释放哪些重要信号;义乌商家提前接到美国圣诞订单
下一篇:没有了